培训成果

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研修总结

来源: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3”—安徽师大培训班 赵国锋   作者:赵国锋   发布时间:2014-05-05 15:02

为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311),教育部决定从2013年起启动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每年组织2000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提高农村学校校长解决办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为各地培养一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201312月我作为祖国西部地区的普通中学校长有幸参加这次培训,机会实属难得。因为我知道:西部地区教育与祖国中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这差异包含着人文地理、文化素养、设施、设备、理念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抱着一颗学习的心踏上求知的征程。

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我校处于欠发达地区,受文化、经济发展的限制,对人才的理解有失偏颇,人们思想里只有分数,没有育人的理念,而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分数能说得清楚的事情。正视当前学校教育,这种矛盾依然存在,并且严重影响、制约,甚至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这种思想的根源所在,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和处理这种普遍存在于教育之中的主要矛盾。

一、介绍篇

(一)参训学校基本情况

龙新中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43人,其中女生349人,在校生中初一269人,初二325人,初三249人,农村户口831人,少数民族生27人,住校生831人,食堂用餐831人。上学年初在校852人,上学年末在校842人,巩固率98.8%,初一应入学269,实际入学269,入学率100%,上学年毕业生268,毕业268,毕业率100%。德育合格率100%。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师57人,后勤职工5人,教师中:女教师38人,少数民族教师1人,副高职称8人,中一职称23人,中二职称24人,未评级2人;本科学历50人,专科学历7人,党员14人。学校占地面积20271㎡,运动场3000㎡,绿化面积2860㎡,校舍建筑面积16556㎡,有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藏书21500册,音体美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学之用,固定资产总值1730.1万元。

(二)培训基本情况

1. 理论培训

2013123日——13日,参加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为期10的理论培训。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从理论的层面对我们进行培训,培训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周兴国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制度与发展”的因果关系,他点醒我们作为校长要制定具有奖励性的、有效的制度。面对任何事情,“有观察必有遮蔽”这一辩证的观点。李继秀教授给我们讲授如何展开有效的教学;杨文娟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刘桂林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如何开展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年轻有为的魏峰教授引领我们与陶行知前辈一同感受成长的艰辛,领略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周策教授为我们的心理健康进行细心的呵护,受益匪浅;孙德玉教授为我们解读了教育圣人孔子的教育思想,让我们真正领悟中国现代教育先驱的风骚; 最后路丙辉教授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温暖的老师。聆听那么多专家、教授的专业讲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经历心灵上的洗礼。

2. 影子培训情况

根据培训日程的安排,20131213日,培训班所有学员齐集黄山进行为期两周的影子培训。我们第一组分配到屯溪二中,屯溪二中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清宣统年间(1909)茶商吴俊德创办的“茶商崇正学堂”,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学校。学校曾数易其名,1972年改名“屯溪第二中学”至今。1993年学校开始走综合办学的道路,试办职业中专班;1998年省教委批准我校招收体艺特色班;2001年我校又经市教委验收,确定为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2003年经省教委同意创办“黄山外国语学校”,一个学校两块牌子,使学校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学校占地面积35多亩(2000年阳湖小学旧址购入,2011年特校并入)学校拥有25个普通教室,6个辅助教室,科学楼、行政楼、科教楼、运动场、餐厅、学生宿舍等一应俱全;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络系统、信息教室、多功能教室、语言教室、电子备课室……目前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都得到了大大地改善。

现任校长庄有为先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黄山市名校长。学校现有学生1126人,23个教学班。教职工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级教师33人,省级劳模1人,市骨干教师5人,市教学新秀6人,市“师德标兵”1人。

经过六十年风雨锤炼,几代人辛勤耕耘,屯溪二中一天天发展、壮大,为国家、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万余名,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教育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和而不同”为校风,“学而不厌”为学风,“诲而不倦”为教风,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校园。坚持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长期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各项措施,有效发挥文明学校、绿色学校、示范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创建载体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提升了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安徽省体育传统运动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培训期间,我们就像庄有为校长的影子一样跟随其左右,向他讨教治学的思想与方法,从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等方方面进行交流,让我们大开眼界,感受一个优秀校长成长的奋斗历程,也分享了一个成功校长的愉悦。

二、感悟篇

历时一个月的培训已接近尾声,我们全体学员来自天南海北齐聚安徽,领略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徽文化的洗礼。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不可用只言片语简单描述的,他已经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表现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在闲言碎语中,需要我们去专心聆听、细心品味。

专家讲座个个有特色、处出显精彩。睿智的周教授引导我们正确看待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点醒了我们校长有观察必有遮蔽;李继秀教授给我们讲授校长如何领导教学、如何展开有效的教学;杨文娟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学校文化的建设有多重要,它可以引领一所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刘桂林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也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年轻有为的魏峰教授引领我们与陶行知前辈一同感受成长的艰辛,领略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周策教授为我们的心理健康进行细心的呵护;孙德玉教授为我们解读了教育圣人孔子的教育思想,让我们真正领悟中国现代教育先驱的风骚; 最后路丙辉教授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温暖的老师。聆听那么多专家、教授的专业讲座,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校长心中的许多疑惑得以释怀。

美丽的黄山脚下,优雅的新安江边,古老的码头前,皖南的冬雨没有停的意思,一大早我们五人一行冒着凛冽的寒风和淅沥的冬雨踏上求知的征程,柔弱的雨伞在刺骨的风雨中摇摇欲坠,我在想:“是什么驱使着我们呢?是一种责任、使命,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梦想,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一个造福家乡的梦想——要让家乡的孩子更加愉悦的成长。”

我们顺着优雅的新安江畔一路急行,分秒必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庄校长学习,感悟他的治学理念。按规定的时间我们准时到达屯溪二中,什么叫责任?风雨中方书记依然面带微笑站在校门口迎接着全校师生,在他心中对师生的引领是最重要的,他要用身体力行来引领全校师生。这就是对“责任”的最好诠释,也是对“范”的最好注脚。

打开为我们准备的办公室,简单而干净,虽然寒风呼啸,但我们心中还是暖暖的。课堂尽然有序,活泼而不失严肃。繁忙的庄有为校长陪我们聊起他艰辛的办学历程:“内心的呼唤与现实残酷始终让他纠结着。”翻开他们的校庆宣传册,我们看到了厚重的徽州文化传承路径。一个学校的发展不能缺乏文化的引领,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

行政会上庄有为校长领学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对近期的工作作出部署,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各处室,听取各处室领导的意见建议后并提出相关要求。从行政会议我们看到庄校长工作的细心程度,从安全管理、体育文卫活动、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的开展、年末档案的收集、上级文件的学习等等。精细化管理理念彰显无遗,精细化就是要自上而下,从管理层开始。从布置、分配工作到落实到各处室再落实到各教师、职工。环环显细处、层层求落实。

针对各自学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与庄校长进行交流。在阳光的沐浴下,我们欢快畅谈,从校园的绿化美化规划、附属工程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模式、思想引领的更新突破等。随着谈话的深入,我感悟颇多。特别是它的管理理念“管而不死,活而不乱”,通过他的解读是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启示篇

真诚留不住时间的脚步,真情留不住肩头的使命,培训进入倒计时。通过这次培训,无论从理论的高度、实践的角度得到很好的更新。专家讲座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校长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在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得失,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为决策者需要高屋建瓴的大局意识做好顶层设计,还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逐渐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校长要着力打造精品学科团队,真正让“快乐与教育同行,让智慧伴成长共生”。就像李宜江教授所讲的一样:“作为校长要尽力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研究经典名著,与高人散步。”才能使自己头顶有蓝天,脚下有路径,心中有大爱,眼中有师生,耳中有杂音,手中有方法,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百姓,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期两周的影子培训短暂而匆忙,我们有些依依不舍,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回首间略有所想:

1. 用会议统一思想

屯溪二中每周三早上召开班子会,各处室负责人对本周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经班子讨论后就轻重缓急在下午的教师例会进行具体部署;用教研会统一教学思想:就教学、教研、测评等事宜相互交流,扬长避短;用级组会统一管理思想:就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形成共识。用班会统一学生思想:就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方法与策略等作统一要求。

2. 用身教代替言传

校长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尽量抽时间过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每天只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大部分班子成员周课时与普通教师一样,并担任班主任,深入教育教学管理第一线,亲力亲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内务,如何正确处理遇到的困难。

3. 用职业定位角色

教育是一种事业,教师是一种职业。屯溪二中从建校以来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黄山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黄山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等等。在这些光环的映衬下,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很大的压力,但是他们能把压力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动力,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去回报社会、回馈家长,真正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事业,把学生培养成才当做自己的职业追求。他们的口头禅是“屯溪二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教师或者是优秀教育工作者”。

4. 用合作促进和谐

教师团队强调以合作为主线,上下级之间主动合作,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教师与家长相互合作。全体教师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大家互通有无,博采众长,用这种方式建构了一个和谐的教育团队。

四、设想篇

1. 学校管理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举逐步提升到文化管理

管是为了不管,管理就是40%的管,60%的理。一味的制度化管理显得井井有条,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一味的人性化管理会显得松松散散,有些工作难落到实处。立足本校实际,群策群力,研讨出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共识,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管理的文化。领导重视班子、团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具有开拓精神的班子、团队。在这一团队的引领下,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杜绝在岗不履职的现象。每个岗位上的工作都落到实处,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

2.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

学校工作纷繁冗杂,最终都是为教学服务。社会、家长关注的是教育的结果如何,并不关注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教师职业的落脚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上,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并不能教给学生什么,只是引领学生怎样去学习、借鉴、感悟先人的成果。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积累和建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在训练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磨砺,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储备要靠自己,能力的提升要靠合作、强化,老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初中学生处于自制力较低和心理反叛时期,需要教师适时、及时的引导修正。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准备、课堂实施、课后的检测、辅导都要落到实处。关注课堂的生成,引领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课堂教学管理也有木桶效应,所有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的“家”,教师要引领学生把这个“家”布置得舒适、祥和。师生走进教室能感受到浓浓的求知氛围,注重细节,从课桌椅、劳动工具的摆放,学习用品的整理做起,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制度入手,个人作出承诺、小组作出承诺,做到我承诺,我遵守,你监督,形成集体公约来约束不良行为。丰富宣传的内容,以班主任寄语来鼓励学生力求上进,卫生公约、文明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以立志、励志型的标语来唤起学生的理想,以求知、求真、反思型的标语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获得认同,增强自信,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中生成我自信、我优秀、我成功。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别人较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适当借鉴,淮南之橘不移淮北,立足于我们实际,立足于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努力工作、不断探索,力争找出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基础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事业,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社会的关注、支持、理解,需要家庭教育的强力支撑,更需要学校科学有序的管理,教师团队落实每一个细节,使三股力量拧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