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5日上午,扬州市梅岭小学2019年“常春藤”学院暑期培训活动在花都汇校区拉开帷幕。本次培训活动由《江苏教育》编辑部、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童教育学院、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共同主办,梅岭小学具体承办。
扬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卢廷顺先生、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局长水玉祥先生,江苏省特级教师曾宝俊先生,西南大学教育博士、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讲师谈心先生;远道而来的教育部第二期名校长领航班广东基地成员: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叶丽敏团队,广东校长基地沈派英校长团队,广东省特级教师谢立清团队,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任慧团队、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张德兰团队;还有省内通过遴选确定的8位陈文艳领航班工作室成员: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陈玉梅校长,无锡市连元教育集团施丽校长,常州市荆川小学校长曹月红,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张苾菁校长,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华雪珍校长,扬州市沙口小学吕祝娟校长,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中心小学陈书军校长,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郑晓彤校长和《优教育》等媒体记者们应邀与梅岭小学的教师们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在诗朗诵《想念,一首诗给你听…》中揭开序幕,水玉祥局长致开幕词,他充分肯定了十年“常春藤”的顺利开展不仅推动了梅岭小学自身的内涵建设,也促进了景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更有效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影响力。同时,他还鼓励全区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拼搏的精神,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不断创新,携手并肩共创景区教育事业辉煌篇章。
卢廷顺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常春藤”学院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都在不断向纵深处漫朔,始终扎根一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并不断丰富新内涵,创造新载体,开辟新路径,成为教师精神润泽、术业成长的教育田园。同时他也衷心希望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梅岭还能继续将其高远的教育理想作为自己的专业情怀,将科学的品质培塑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导,不断为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输送养分,在培养学校教科研队伍中坚力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随后,在“常春藤”十年发展的回顾视频中,闪现过很多陪伴常春藤成长的人,这些熟悉的面孔不仅给梅岭的老师们带来精神的盛宴,更带来了思考的价值,赋予大家改变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每一期的常春藤之星身上熠熠生辉,也让2019年的每一位常春藤之星”更显光芒,与会代表们共同见证了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如何不辜负时代的期望,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筑梦人?于是,“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成了2019年“常春藤”学院暑期培训的主题。2019年“常春藤”教师专业研修学院课程以人文课程为抓手引领老师们再次追问师者价值;在专业课程中聚焦“新技术”,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赋能;生活课程重在打开教师视野,反哺课程仍以深度阅读会的形式推进,让老师们能够在学习中完成个人研修,努力给予同伴帮助,用思想和行动成就自己的卓越。“常春藤”学院教师代表孙菲、周恒普、吴加伟、柳玥为大家推荐2019《学院年度课程》。
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作题为《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的主题报告,在对“从容与失落”进行一系列追问的基础上,就如何“走向作为教师的意义世界”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认为由意义构建起来的世界不在彼岸,相反它就在这里,就在当下。意义世界的核心是认识自我,构建一个能够安放自我的东西,同时认识自我需要找到在时代、学校、教育中的三个坐标;意义世界的路径是从生存走向存在,要寻求生存的东西,形成超越有用的观念,创造逾越有形的世界,让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引入意义的表达;意义世界的构建是成己成物,要促进自我完善、儿童成长、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最后,陈校长以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结束了本次讲座,并真诚地希望所有的老师们都能有一颗透明的心灵,相信的勇气,并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做你没有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操太圣教授作了《教育变革时代的教师认同》的专题报告,从摇摆的教育改革潮流、教育变革与教师认同、重塑教师专业认同这三方面进行阐述。操教授的主题演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拾阶而上,深入浅出,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赞许。在随后的交流互动中,操教授就如何做好级部管理工作和突破自我的舒适区,为老师们指点迷津,让所有与会者受益良多。 新时代,义务教育向高质发展,我们该怎么做老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欣赏型的老师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张新平先生作了《做一位欣赏型教师》的专题报告。张教授指出,欣赏型教师能从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中,感受到工作的态度,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和意识,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感悟到快乐;欣赏型教师能对学生要有充分、准确的认识,要具备优势挖掘、优势聚焦、亮点展示的能力;做欣赏型教师要有中国文化基因的。同时,张教授也鼓励在场的老师们要随着时代的改革浪潮,依浪而行,逐浪而上,充分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自2009年创建“常春藤”学院以来,这座学校里的“学校”成为梅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梅岭教师的精神家园。十年“常春藤”学院,十年梅岭教育梦。此次培训活动将历时三天,分别聚焦“价值怎么选择?”“行动怎么赋能?”“境界怎么打开?”这三方面内容,通过校长主题阐释、学院课程推介、名家课堂展示、专家主题报告、沙龙专题研讨、学生破壳峰会、卓越父母讲述等方式,引领梅岭的老师们回归“常春藤”学院,回到学院初心,相约教育未来,聚焦发展素养,提升师者境界。
教师感言
我想做一名欣赏型的教师,我们传统的欣赏标准不妨降低一点。任何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培训后上岗的,他们是同龄人当中的优秀群体。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就是普通学生,如果以我们教师自己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或欣赏标准来寻找优秀学生,其结果肯定会得出优秀学生风毛麟角的结论。听了张教授的讲座,再次让我坚信:做一名欣赏型的教师,这是每位教师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李琳
张教授说,做一个欣赏型教师,需要看到“半满”,而不是“半空”。回想起来,我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只看到孩子的“半空”。和学生谈话,不自觉总会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黄鹂
今天,我们怎么做老师?让我想起了乌米饭的传承人说的“守”字,守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陪伴一群来了又去了的人!做老师不也这样吗?守着一群日日拔节的孩子,守着三尺讲台一亩三分地,守着为人师者期待花开之心。一个内心强大的教师,一定是一个不断修炼、不断成长的教师;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和一颗智慧的头脑。内心强大的人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吴萌
操太圣教授的叙述向我们呈现了当下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由专业人、单位人转为系统人。教师作为一种物质资源,脱离外在力量调配。在时间节点上,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构建教师的专业身份。而学生在学校优秀文化的浸润下不断焕发出生命力,这让许多一线老师非常惊叹!时代在发展,教师洋葱理论的内核归根于使命,使命的最终力量在于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的四有理论为教师解答了困惑。
范春杰
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更应在意义世界中去寻求高于生存的东西,形成超越有用的观念,为学生创造逾越有形的世界,就像陈校长所说的:从生存走向存在。而在摇摆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在不变中如何去变、怎么变,在不变中又如何不变的问题同样让我深思。此次的培训学习,我将带着“四有”好教师的基本准则与以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为核心素养,去感悟,去体会,去迎接下一个我与“常春藤”的约定。
何婧
培训第一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陈校长的关于“今天,我们怎么做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同时也是在面对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发展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直面作为师者的内心,从而唤醒内心的强大力量,努力让自己成为向着光,向着美好生长的教育实践者。
罗炬
“我们怎么做教师”,我想,这个问题于每个师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当给这个问题定义上“时间的概念”,我们是否还能答之信然呢?我以为,不管时代的面貌如何改变,作为师者的初心不能变。我们要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我们的职业,敬畏自己的课堂,敬畏每一个将成长托付于我们的孩子。敬畏,方得始终。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