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11-9908

工作室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1-04-25

(一)规划设计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7月)

1.自主申报、邀约吸纳,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形成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管理者研讨团队。

2.明确研究方向。分析、研究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轨迹和个性特点,结合所在学校的管理现状,完成工作室三年工作框架和制订出学员个人的成长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

3.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工作室启动工作。

4. 论证完善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倾听教育主管部门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及所在学校的发展特点,充分借鉴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构建高效的工作室运行模式。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1年7月)

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经验提炼相结合的原则,在主持人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统一安排下,实施预定方案。

1. 理论提升:旨在拓展管理视野,提升理论水平,反思实践经验。

(1)名著研读,选择学校管理专著进行自学研读,每年完成一部学校管理专著的研读,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0字;

(2)课题研究,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选择1-2项校本课题进行研究,并将本校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以书面形式提供成员共享;         

(3)研修访学,为工作室成员积极创造条件参与研修访学活动,每学期争取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2.实践探索:旨在提升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管理水平。

(1)名校长进校指导,通过名校长进校实地考察和调研,提出诊断与指导,完成相应的工作改进意见书;

(2)每学期选择合适时间,进名校长所在学校蹲点学习,借鉴、反思和学习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管理经验,完成一份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3)名校考察,借助名校长培养名校考察机会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以成型各自办学思考与实践。

(4)开展送教下乡(基层)活动,自主联系确定帮扶的薄弱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3.经验分享:

(1)每年筹备组织1-2次区域内管理者专题论坛或学校管理经验交流,让工作室成员做专题发言或典型案例介绍,带动学校间共同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问题,逐步提高学校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

(2)依托网络,发挥名校长辐射作用。建立“名校长工作室网络平台”,通过 “名校长风采”“名校长在线”“管理特色”“课题研究”“报告讲座”“工作室简报”等栏目,让工作室成长动态被成员所在学校、上级教育部门等及时了解,形成有效的网络对话和交流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名校长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三)总结评价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

对工作室成员进行成长档案与管理的评估与考核。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评估方式,检验三年来工作室的成效和成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状况。整理资料档案,先行自评。在自评基础上,申报、接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全面评估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