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11-9908

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任慧校长工作室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1-04-27

  (2019—2021)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的要求(教育司函【2017】58号)和《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遴选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工作室成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任慧校长工作室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作为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的核心环节,旨在以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名校长专业引领和辐射带动,营造名校长、中青年校长团队合作和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名校长培养和辐射带动作用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共同教育理想与追求、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带动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工作室理念

  构建学习共同体,办面向未来的学校。

  三、目标定位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优质深度发展为目标,结合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云南民族地区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现场诊断、沙龙论坛、实践考察等方式,着力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名校长团队建设;二是深化中青年校长培养;三是提升学校品牌内涵,切实提高成员学校的办学质量,引领云南基础教育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推进名校长团队建设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彰显名校长引领教育发展的使命责任,提升名校长思想引领、时间创新和指导培养中青年校长的能力。

  (二)深化中青年校长培养

  遴选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校长进入名校长工作室学习研究,加大培养力度,努力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后备梯队人选。

  (三)提升优质学校品牌内涵

  通过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示范影响成员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创优活动,进一步彰显名校长引领教育发展的使命责任,提升名校长思想引领、实践创新和指导培养省内骨干校长的能力,树立一批优质品牌学校。

  四、主要任务

  (一)组建团队

  工作室领导小组: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具体管理和指导。

  工作室主持人:任慧(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校长)为工作室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工作室秘书:主要负责工作室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系及宣传工作等。

  工作室导师: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组成。

  理论导师:龚孝华,教育管理学博士,教授。教育部中小校(园)长校长培训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处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教育学会校长领导力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理论导师:王鉴,教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当代教育与文化》杂志主编。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支持小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

  实践导师:柯中明,现任广州市番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国培计划”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工作室成员:由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和任慧校长工作室专家组根据学校推荐、个人自荐和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评议的结果,面试择优遴选10名校长组成。

  (二)健全制度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主持人协同工作室成员研讨制定工作室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等。

  (三)设计活动

  1.基于理论素养的培训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校长领导力、团队建设、管理执行力等专题开展培训。

  2.基于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围绕工作室课题展开交流研讨,探索研究问题的特色路径,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研究能力。

  3.基于成员校诊断的研讨活动。围绕学校规范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共性问题定期研讨;积极探索优质品牌学校在新时代环境下发展的路径。

  4.基于考察学习的访学活动。

  (四)促进辐射

  承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授课、送教下乡、教育教学和“教育扶贫”等相关任务。

  五、进度安排

  2019年主要完成:

  1.制定规划:在工作室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

  2.组建团队:在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的指导下,组建工作室团队,建立工作室章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室运行流畅。

  3.启动仪式:2019年11月,结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的培养计划,邀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项目管理办公室及工作室相关人员出席活动。

  4.理论提升:名校长工作室至少每月开展一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工作室主持人每年要开设2次以上的培训讲座或教育思想论坛。

  2020年主要完成:

  1.课题研究: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与实际围绕校长个人研修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利用对口帮扶工作的契机,建立一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完成课题实践研究团队建设。

  2.交流研讨:工作室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开展网上协同研修,定期组织在线交流、研讨、答疑等活动。工作室定期编写活动简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创办工作室的刊物等。

  3.办校思想: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开设1次以上的培训讲座或教育思想论坛,撰写2篇教育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并在区域内交流或公开发表。

  2021年度主要完成:

  1.提炼整理成果材料,申报全国基础教育成果奖。

  2.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境界与修养,不断总结经验,应向有关部门提交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的政策调研报告。

  3.结合驻校诊断、管段访学的形式,通过定期送教、资源共享等方式,将省内外名校的优质资源“引出去”,让成员校教师“走出去”,形成有效互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教师素养提升。

  六、保障措施

  1.云南省教育厅及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按文件要求给予工作室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

  2.上级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工作室主持人外出研修访学,提升素养与能力水平,同时主持人学成后应及时向工作室员汇报和分享学习成果。

  3.加强对工作室的内部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年度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方式包括:提交自评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提交课题研究及学校管理实践的材料、听取工作室成员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意见等。考核结果由云南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后,作为成员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的参考依据。

  附1:工作室工作思路(2019年6月—2021年9月)

  第一阶段初始规划阶段(2019.6—2019.12)

  1.组建工作室团队,了解工作室成员学校校情,掌握成员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校情对已有管理经验进行提炼,对问题进行梳理。

  2.确立科研课题,明确研究方向,设定研究计划。

  3.学习借鉴前沿理念,储备管理知识。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2020.1—2020.12)

  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经验提炼相结合的原则,实施理论提升、实践探索、经验交流的培养措施。

  1.理论提升

  加强工作室成员在打造所在学校办学特色实践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办学经验。同时,也要不断继续接受教育,完成理论提升。因此理论提升包含三方面:名著研读、课题研究、研修访学。

  (1)名著研读

  围绕工作室确立的研究主题,每位成员每学期必须深入研读2本以上教育管理专著,每学期安排集中学习,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意识,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促使工作室成员向教育家型校长发展。通过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基本理论著作的解析、专题报告以及要求成员在平日里进行自主学习等方式,促使工作室成员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成为新时代的名校长。

  (2)课题研究

  结合成员所在学校的办学情况,选择1-2项校本课题进行研究,着重探索本校办学特色的发展出路,并将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以书面形式向工作室汇报,优秀成果可推荐交流共享。基本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 成员向工作室提交所在学校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②课题研究期间适时向工作室提交参与名校长工程培训的感受;

  ③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进行系统整理和提升,撰写并提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3)研修访学

  本工作室要为成员们积极创造研修访学机会。每学年争取有一至两周时间,组织成员去国内知名学校,走访相关专家、学者,拜访一些名校校长、基层教学骨干。通过专家们的引领,让成员有所感悟。基本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按教育局相关规定,经上级同意并联络好访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研修访学;

  ②研修访学期间认真做好参观、访谈和会议记录,并整理成文,附上心得提交工作室存档;

  ③将访学成果贯彻进自己的校本课题研究中,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2.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旨在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管理实践能力,主持人组织工作室成员进市内学校调研指导。

  通过主持人组织工作室成员对成员学校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并帮助成员寻求办学特色发展的出路。

  3.经验交流

  (1)经验交流

  在省教育厅和教研院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每年组织或参与1-2次与其他校长研修团队交流的专题活动,交流工作室研究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促进学校管理经验的研讨交流。这也是本工作室成员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为工作室成员的思维注入提供“活水”。

  (2)通过网络平台发挥工作室辐射作用

  建立“任慧名校长工作室”公众号平台,设置“名校长风采”、“管理特色”、“课题研究”、“工作简报”等栏目,发挥工作室的社会辐射作用。让工作室成长动态被成员所在学校、上级教育部门等及时了解。让公众号成为名校长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21.1—2021.5)

  对工作室成员进行成长档案与管理的评估与考核。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评估方式,检验三年来工作室的成效和其成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状况。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1)学校分管工作的发展变化;

  (2)个人专业(管理、业务)成长;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相应的成果。